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臺灣旗魚列傳



劍旗魚(Xiphias gladius)
台灣俗稱旗魚舅(kî-hî-kū),大陸名為劍魚,英名Swordfish
吻部呈劍形,尾柄每側僅具一枚稜脊。

你拍攝的 紅肉旗魚。

紅肉旗魚(Kajikia audax)
台灣俗稱紅肉旗魚(âng-bah-kî-hî),大陸名為尖吻四鰭旗魚
英名Striped marlin,第一背鰭高度大於體高。

你拍攝的 黑皮旗魚。
黑皮旗魚(Makaira nigricans)
台灣俗稱黑皮旗魚(o-phê-kî-hî),大陸名為藍槍魚,英名Blue marlin
第一背鰭短且體背具白色橫條。

你拍攝的 白皮旗魚。
白皮旗魚(Istiompax indica)
又稱立翅旗魚,台灣俗稱白肉旗魚(peh-bah-kî-hî)
大陸名為印度槍魚,英名Black marlin,胸鰭僵硬與體軸保持直角。

你拍攝的 雨傘旗魚。
雨傘旗魚(Istiophorus platypterus)
台灣俗稱破雨傘(phóa-hō-soàn),大陸名為平鰭旗魚,英名Sailfish,第一背
鰭高度遠高過體高。

你拍攝的 小旗魚。
小旗魚(Tetrapturus angustirostris)
台灣俗稱紅肉屎(âng-bah-sái),大陸名為小吻四鰭旗魚,英名Shortbill
spearfish,體極側扁且第一背鰭高度僅相當於體高。




  每件採獲之旗魚標本,典藏流程耗巨人力與經費,入館前先將其發達的帆狀背鰭及各鰭條展開,利用大量粗細不同之昆蟲針固定於保麗龍板上,淋上福馬林使得固定,並在鰭條基部注入福馬林增加固定效果。

將高畫數單眼相機固定於拍攝用的機台,並調整好光圈、焦距、快門,拍攝新鮮標本照。隨即以高濃度福馬林溶液浸泡固定,由於旗魚類魚體肌肉厚實,更必須在各肌肉及內臟部份注射福馬林,加強蛋白質固定效果,經一個月之固定後取出,再經二週日夜的細流水處理,最終移至特製長型鋼製保存櫃,以異丙醇溶液浸漬永久保存與展示。

  旗魚標本數位影像進行去背及編修處理,並將採集資料依據魚類metadata 需求規格書,填入完備之資料,進一步建立成matadata 欄位資料,於本所水產數位典藏網頁展示。

每件旗魚典藏標本可供魚類分類研究形質比對、計數與描述使用,更保存有肌肉組織液態氮及酒精浸漬標本,作為臺灣旗魚遺傳訊息物質生物條碼使用,針對未來進行各洋區旗魚類系群判別及類緣關係解析,更可提供重要之佐證。


江偉全 博士
電話:089-850090分機408
電子信箱:wcchiang@mail.tfrin.gov.tw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鏢旗魚標識法讓「旗」跡顯現


.上圖為漁民鏢旗魚的作業畫面

  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首創利用鏢旗魚漁法,直接將上脫型衛星標識器(pop-up satellite archival tag, PSAT) 成功鏢置於立翅旗魚背部,迄PSAT脫離魚體為止,共計記錄157天立翅旗魚蹤跡,進一步掌握其洄游動態。試驗成果除可提供立翅旗魚生態資訊與行為特徵外,未來更可廣泛應用於其他大型洄游性魚類的標識放流研究。

  立翅旗魚俗稱「翹翅仔」或「旗魚仔」,因其胸鰭呈鐮刀狀,與體軸保持直角,無法向後折收於魚體而得名。每年10月,台灣東部開始出現立翅旗魚漁訊,11~12月大量群集洄游至東部海域,為旗魚類中漁獲量最多者。每尾旗魚體重動輒達數百公斤,可為漁民帶來豐厚的收益,可說是當地漁村的重要經濟來源。

  鏢旗魚漁法源自日據時期由日本千葉縣及和歌山縣來台的漁業移民,東部漁民迄今仍然承襲該作業技術,堪稱為當地特有的漁業文化特色。水試所多年來針對臺灣東部表層洄游性鮪旗魚類,積極進行標識放流試驗。以往試驗魚多半來自曳繩釣及定置網所捕獲之旗魚,但因漁撈捕捉過程不免對魚體造成傷害,所以經常發生試驗魚在標識後不久即告死亡的情形。本研究首次利用鏢旗魚漁法,直接將PSAT成功的鏢置於立翅旗魚背部,使傷害降至最低,為全世界首見,將傳統漁法與衛星科技結合的創舉。

你拍攝的 上脫型衛星標識器配置於標杆上。
.上圖為研究人員在旗魚鏢把上裝設衛星標識器

  該尾立翅旗魚係於2008年12月17日在台東成功海域標識成功;157天後,即2009年5月22日,衛星標識器於海南島東方約35公里處脫離魚體,開始傳送訊息。分析所記錄的244筆衛星資料顯示,該尾立翅旗魚野放後隨即往南洄游,曾經滯留於巴丹島、菲律賓西北、西沙群島東北等海域,洄游範圍相當遼闊。

  分析環境水文特性發現,立翅旗魚棲息水溫介於18與29 ℃之間,但近八成的時間棲息於23~28℃的水域;棲息深度則從0~136公尺,其中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時間停留於50公尺以淺水層。157天中,總共記錄21次連續性的下潛行為,每次下潛深度為40~136公尺。

  本項研究為西北太平洋第一次標識立翅旗魚,也是首創利用鏢旗魚漁法直接將PSAT成功鏢置於魚體上。試驗成果除將提供寶貴的立翅旗魚生態資訊外,並有助於早日解開該些大洋性洄游魚類的洄游和棲地之謎,進而作為魚種資源評估與管理的科學依據,善盡我國對旗魚類資源的維護與管理之責。




江偉全 博士
台東縣成功鎮五權路22號
電話:089-850090分機408
電子信箱:wcchiang@mail.tfrin.gov.tw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定置漁網捕獲大白鯊

食人鮫Carcharodon carcharias

091020----一早於三仙台定置漁網捕獲食人鮫,此巨大超越1頓的食人鮫是罕見的,同仁準備相機、採集樣本器具,抵達漁港對這位罕見的稀客進行紀錄。圍觀的人潮因消息的傳開紛紛而來,大家猜測食人鮫體內是否還有食人鮫幼魚?魚販也擔心的催促工人趕緊動手進行解剖,若有小小稀客也祈禱還存活著。工人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將魚體解剖,答案揭曉,食人鮫體內沒有留下任何幼魚,根據魚販多年累積經驗判斷,此食人鮫早在兩三個月前已將體內的幼魚孵出。這是令人開心的消息,起碼在這西太平洋裡還有食人鮫的後代得以讓生態永續。



由於魚體巨大無法搬運上船,漁夫從三仙台外海定置網將食人鮫用漁船一路拖回基翬港內,在利用起重機吊回岸上!



同仁進行魚體長測量。



同仁進行tissue採樣,以便日後進行研究。


食人鮫(Carcharodon carcharias),俗稱大白鯊。
近海上層大型鯊魚,性兇猛,善游泳,速度快,有時會躍出水面,是掠食動物中體型最大者,也是對人類三大危險鯊魚之一。龐大的體型及銳利的牙齒,其力道及攻擊能力,可一口把獵物咬成兩半。根據國際鯊魚攻擊檔案(The International Shark Attack File)1580年至2002年的統計數字經證實的鯊魚攻擊人類事件,大白鯊的攻擊次數為373次,遠高於鼬鮫(Galeocerdo cuvier)的137次及公牛白眼鮫(Carcharhinus leucas)的88次。然而,最可怕的魚雖令人害怕,但經人類的大量捕殺,已讓其陷入可能滅絕的危機。



資料撰寫:陳淑穎
照片拍攝:洪曉敏 / 蔡龍泉

懸賞協尋標識器

懸賞旗魚
本研究單位自2006年開始便在東部海域四周進行標示放流研究,利用傳統號碼籤及衛星標示器對魚類洄游路徑進行研究。

傳統號碼籤標示的魚種包含-鬼頭刀、長腰鮪、大目鮪等東部海域常見魚種,主要再定置網進行鏢放。
衛星標示器:以雨傘旗魚、黃鰭鮪、白皮旗魚及黑皮旗魚,等多種大洋性魚類為主,早期於三仙台定置網進行標放,經由標放經驗累積近幾年逐次改進實驗方法,將傳統鏢旗魚魚法結合科學研究,與鑣旗魚漁船遠到綠島海域進行標示放流。

海上標示放流工作僅是研究的開端,最終還需各位好心人士協助,幫忙尋找標示器,若補抓背上背上兩把黃色號碼籤,或一顆黑色的衛星標示器,請與敝研究單位聯絡。

江偉全 博士
台東縣成功鎮五權路22號
電話:089-850090分機408
電子信箱:wcchiang@mail.tfrin.gov.tw

圖片下載:(1024 x 696) | (3079 x 2094)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鏢旗魚漁法標識放流



鏢旗魚漁法簡介:

1945年台灣光復之後,仍有少許日本漁民為台灣政府徵用,滯留在台灣擔任傳授漁撈技術給台灣人的任務,台灣東部漁民也因此承襲了鏢旗魚的作業技術。

鏢旗魚漁法代代傳承,鏢手站上鏢台是經年累月磨練而來。主鏢手(俗稱正鏢)由船長擔任,鏢魚時站立於鏢台右方。副鏢手(俗稱左鏢)站在左方,正鏢鏢出若未射中,副鏢才可以出鏢。討海人頂著冬季強勁的東北季風與滔天巨浪,追尋著旗魚的蹤跡,靠著眼力巡視著四面大海,銳利的眼光望穿旗魚在大海中揚鰭劃過水面的雄姿。在大海中鏢刺旗魚的技術、力道與準度,是鏢旗魚團隊的默契表現。



特有漁撈作業漁法與漁業科學研究的結合:

欲探究旗魚洄游路徑,必須於魚體上標識上脫式衛星標識器(PSAT)。為減少實驗過程對魚體的傷害,利用傳統之鏢旗魚漁法方式,改良鏢旗魚三叉型之漁叉為雙叉式,且委請資深鏢旗魚船長協助,在魚體毫無預期狀況下利用鏢旗魚漁法將標識器鏢置於旗魚上,追蹤及記錄魚體之行為特徵與生態習性。



拍攝地點:台東成功外海
拍攝單位: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內文撰稿:江偉全
影片剪輯:陳淑穎

定置網作業





三仙台定置網簡介:

台灣東部海岸受到黑潮主流通過的影響,旗魚、鮪魚、鰹魚、飛魚、鰆魚及鯊魚等表層洄游性魚種資源量豐富。由於黑潮的流幅因季節性而異,因此豐富的黑潮浮魚資源,經常群集在東岸離岸不遠處。日治時期,台灣沿海即設置了許多定置網,又以宜蘭、花蓮及台東等沿海最多,時至今日約有逾70組定置網漁場設置於台灣周邊海域。目前台東縣成功海域設置有二組定置漁網,分別分布在長濱鄉田組及成功鎮三仙台,皆是具有歷史性的漁場。

早期定置網設計形狀如畚箕的網具,固定於海中,在畚箕口設置內外垣網阻擋魚道,岸上基地人員目視魚網入魚時,隨即發號,兩艘船出海合力將網口拉起,而將魚群關入網中據以捕獲,亦稱為大敷網,由於早期捕捉的魚種以鰹類(煙仔魚)為主,故又稱為煙仔罾。定置網型態設計亦日益發展,開始敷設為落網類定置網,增加了登網和箱網之設計。

日後更增加了第二登網和箱網、袋網(俗稱:金庫),為現今所採用的定置網型態。每年在颱風季節過後,約中秋節前後,為一年漁期的開始,每天早晚起網2至3次,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漁獲組成。至進入夏季第一個侵台的颱風到來,則將網具撤離離漁場結束漁期。漁夫們也利用颱風的季節整修網具,等待颱風季節過去,又是新的一年開始。



拍攝地點:台東三仙台外海定置網
拍攝單位: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內文撰稿:江偉全
影片剪輯:陳淑穎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黑潮的記憶


臺灣東部海岸受到黑潮主流通過的影響,鮪旗魚、鰹魚及鯊魚等表層洄游性魚種資源量豐富。有鑑於此,自1926年起日本殖民地政府便於黑潮流經之宜蘭 蘇澳、臺東新港(成功鎮)以及花蓮安置大規模的官營漁業移民,當時在日本招募的漁業移民對象,以生活環境海域有黑潮流域及海洋環境相同的地域漁民為主,計 有來自沖繩縣、鹿兒島縣,神奈川縣、和歌山縣、千葉縣等多達15個縣漁業移民,可謂盛況空前。

1932年新港漁港竣港,移民來台東新港的日本漁民,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所招募,漁業移民所住的場所稱為「移民村」,位於現今的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 生物研究中心附近,1933年所建立之移民指導所即為目前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所在的位置。來自日本各地漁業漁民各有所擅,但到臺灣之後漁撈也面臨實際作 業問題,經營型態亦逐漸調整,其中以千葉縣及和歌山縣漁業之移民利用小型動力漁船,在每年冬季於新港海域進行鏢旗魚作業,因漁場近、不需餌料且漁獲新鮮, 獲得最佳的成效。但鏢旗魚需要有相當成熟的技巧及較多的人力,因而提供了當地阿美族人及漢人(來自恆春及綠島)成為鏢旗魚船成員的機會。臺灣光復後,日本 漁業漁民陸續撤離台灣,但也有很多漁業漁民滯留臺灣,其留用名義以中華民國政府徵用,被稱為「日僑」。其中沖繩出身之「琉僑」,則擔負起傳授漁撈知識給臺 灣漁民,鏢旗魚漁法因而傳承沿用至今。

現任職於日本女子大學助理教授西村一之博士,自1993年起進行「臺灣東部漁人社會的民族研究-近海鏢旗魚漁業傳入與發展及漁民之間的關係」之人文 社會學研究,研究對象期間經常長期居在台東新港,進行深入訪查。研究成果曾陸續於臺灣文獻期刊發表「但願捕魚成功:由臺灣東部鏢旗魚觀其民俗」及「臺灣東 部的漁撈技術的傳承與『日本』-於近海鏢旗魚盛衰之間」等論文,為臺灣近海鏢旗魚漁業重要之紀實文史。

臺灣東部海域由於特殊的海洋環境,大洋性魚種洄游至東部海域具有明顯之季節性差異,漁船作業型態則配合著漁期而改變,因此多元性的作業方式是本地漁 業的主要特徵。其中又以在狹長型的船身、船頭獨特延伸所配置的鏢魚檯(台語:頭架thâu kè)及露天甲板操作舵把是臺灣東部的漁船特徵之一。漁船一年四季都配載鏢魚檯與鏢刺用具,鏢魚檯延伸出船頭約1至2公尺,距離海面的高度達一層樓高度, 能站上鏢魚檯鏢刺旗魚的鏢手,才是真正的「討海人」。春夏鬼頭刀或鮪魚漁獲季節進行延繩釣作業時,旗魚不是主要標的魚種,裝置小鏢魚檯(小頭架),僅可供 一位鏢手站立,航行或下鈎期間偶見旗魚等大型表層洄游性魚種亦可及時鏢刺漁獲。當鬼頭刀漁季結束,進入雨傘旗魚盛漁期(6~9月)期間,則將延繩釣釣具收 起,減低船身的重量,利於追逐及鏢刺雨傘旗魚。進入冬季(10月之後)白肉旗魚季節,則更換大鏢魚檯(大頭架),可供2位鏢手站立,全方位與旗魚搏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換頭架」是進入旗魚季節的指標,經驗老道的船長除了選取優秀的船員組成鏢旗魚團隊之外,更必須掌握節氣變化,在最佳時刻 將小鏢魚檯更換成大鏢魚檯,讓船隻擁有最佳效能進行鏢獵及追逐旗魚。選擇吉日良辰,更換大鏢魚檯時鏢旗魚團隊成員亦必須到位同心協力組裝,以前完全須靠船 員及親友幫忙扛架,現在有吊車協助精簡了人力。大鏢魚檯經重新整修木板,才能經得起東北季風時期的風浪的衝擊,重新裝置支撐鏢手全身重量的腳套、上新漆討 吉利,鏢魚檯緊鎖於船頭之上,成為船身的一部分,船員們家庭的溫飽都靠鏢手在鏢臺上的鏢刺表現。裝置完成,船長緊接祭拜船神,祈求這個旗魚季節航行平安及 滿載而歸,上香焚紙錢後,旗魚季節正式開始。

漁船的保養廠俗稱上架場,「上架」(台語:就架tsiūnn kè)故名思義就是將漁船上架養護船體。上架場有許多二條成對的鐵軌航道,漁船對準鐵軌航道之後放下架檯,由水下潛水工作人員在水中對準船位,漁船開上架 檯,利用絞車將漁船拉上上架場進行保養與維修,經常可見一排船隻由小至大排列。船底的附著性海洋生物包括藻類、藤壺及管蟲等等,皆會影響船隻航行順利,因 此船隻船定期性的上架歲修之外,其中鏢旗魚的船隻更是依漁期空檔,上架清除附著性海洋生物,並塗上防附著漆減低附著性海洋生物著生,漁船有最佳的續航力乘 風破浪,追逐旗魚蹤跡。而每一次的下架,皆需依照習俗感謝祭拜土地公與船神,再次重回大海搏鬥旗魚。

水產試驗所目前執行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臺灣東部海域黑潮漁業文化數位典藏,對於現今鏢旗魚漁業現況及漁撈作業紀實有詳細的數位化紀錄檔案,未來 將與西村一之博士共同合作,結合人類學與漁業科學研究的範疇,針對鏢旗魚漁法引進臺灣東部海域八十餘年來的歷史與傳承進行詳實完整記錄。





拍攝地點:台東成功外海
拍攝單位: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內文撰稿:劉燈城、江偉全

一本釣

綠島活餌曳繩釣漁法簡介:
曳繩釣捕魚方法是將誘餌綁在釣線上吸引魚咬餌,而目前綠島曳繩釣主要使用活餌,進行曳繩釣作業之前必須先備妥活餌。由於綠島週遭海域臭肉鰮資源豐富,漁民 經常以二至三艘漁船在半夜進行圍捕,捕獲後再按參與人數均分,攜回港區內圈養,或飼養在漁船活魚艙,以下雜魚碎肉餌料,每次出海前撈取20至30尾,當作 曳繩釣之活餌。
漁夫將活餌綁在釣線上船以頂流的方式行進著,讓誘餌在水裡看似更有活力吸引魚咬餌,當魚上鉤之後漁夫開始拉回魚線,但力道全由漁夫控制,力道過猛可能導致斷線一切都白費工夫。在綠島曳繩釣捕獲的魚以大目鮪、黃鰭鮪及正鰹為經常捕獲對象。
漁夫們通常半夜兩點多到港口將圈養的活餌撈至漁船活魚艙,大約清晨三、四點船隻抵達作業漁場,而後開始進行業。根據漁夫們的經驗魚最容易咬餌的時間大約是清晨四點到六點,此時段算是決戰當日漁獲多寡的關鍵時刻。

拍攝地點:綠島外海
拍攝者: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內文撰稿:江偉全
影片剪輯:陳淑穎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黃鰭鮪標識放流



黃鰭鮪簡介:

黃鰭鮪屬於大洋洄游性魚類,除地中海外,廣泛分佈於三大洋的熱帶與亞熱帶海域,且經常洄游於較溫暖的海域。黃鰭鮪為具高度經濟價值的重要漁獲對象,可由不同的漁法漁獲不同體型大小之魚體。在太平洋海域,黃鰭鮪被區分為兩大系群:一為東太平洋係群(EPO),另一則為中西太平洋系群,而後者為黃鰭鮪最大之系群,但其洄游路徑與系群結構仍未究明。


研究現況:

根據三仙台外海定置網業者表示,在定置網捕獲大型黃鰭鮪的機率少之又少,乃是因黃鰭鮪成魚洄游路經為離台灣東岸較外面的海域。有幸讓本研究單位於98年度在定置網巧遇兩尾黃鰭鮪並結附上脫式衛星標識器(PSAT),進行衛星追蹤其洄游路徑,此研究為來游台灣東部海域的黃鰭鮪生態習性探討揭開序幕!!



拍攝地點:台東三仙台外海定置網
拍攝單位: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內文撰稿:江偉全
影片剪輯:陳淑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