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長崎大學標識放流 day 4

GOPR0006-3

雙十國慶休假一天後,隔日清晨五點依舊與古川繼續執行標識任務
東北季風下搭乘小筏真的有點恐怖
尤其是出海後要從從船頭走向船尾的這段路
一個不小心可能就「填海」了

GOPR0007-2

GOPR0016-2

今天的漁獲量也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漁獲量用十根手指都算的出來

GOPR0040

今天的風浪約八級
還好這一陣子常出海,要不然可又要上演餵食秀

GOPR0044

海鱺仔

GOPR0057

GOPR0058-2

GOPR0061

GOPR0065

皇天不負苦心人,就在最後的幾門鉤釣中了三尾鬼頭刀
其中一尾死了,另外二尾順利的將Archival tag完成標識

Tagging-track20131011

航行軌跡與標識記錄 Track by Dr. Furukawa

10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對於標幟放流我想我應該不算陌生,因為以前就很常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些學者在鯊魚的背鰭上放上這樣的東西。起初我對於這個小小的東西(電視上看起來不大)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我沒看到魚流血,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因為我也真的對於那個其實說小也不小的標幟認識不多。
說實話我其實很早就質疑過標幟這個東西,因為電視上也說這是用來追蹤和記錄那些魚的裝置,但我實在看不出這樣一個東西是要怎麼”追蹤”和”紀錄”,直到老師在課堂上解釋過後我才知道;原來是我太小看現代科技了,這小小的或跟麥克風差不多大的東西其實厲害得很,而且要價不斐!
看看網誌上的照片還好,但因為我看過老師在課堂上播的影片;那是比照片還要更真實的東西。影片裡我看到一整個在魚身上放上標幟的過程,但那個標幟和我在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他長得更不像一個”標幟”,反而更像一根平凡的細長軟管,然後我看到魚從被撈起來,被插進一根管子,流了血,然後又被放回海裡的整個過程。
說實話心裡很酸,總覺得這是件很殘忍的事情,畢竟牠流了血。我知道身為一個人類講這種話其實很偽善,因為我們吃魚吃雞吃羊吃牛吃豬,在宰殺的過程中哪一個不見血?而且甚至比這個流更多血。所以把殘忍的想法先放一邊,一想到這件事將有助於台灣漁業的永續發展,便在心裡為這個活動默默祈禱,希望魚被放上標幟或管子之後都還是一樣健康,還有從事這項工作的海上工作者都平平安安。
英美四 9913120 李信緯

Unknown 提到...

標誌魚類不是件簡單的事,不僅要有好的技術,還要有能適應海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專業知識。這項工作非常辛苦且勞累傷神,但我相信老師是很享受在這工作上的樂趣的,是一種成就感、一種夢想的實現。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很讓人羨慕與嚮往,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和老師一樣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他帶給我們生活上的滿足與滿足。
「標誌」 是要在海上一天不停的把魚抓上來,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將標插進魚背裡,過程中還要適時的幫他補充水分,避免時間太長導致死亡,不僅動作要快,還要有足夠的經驗與技巧,避免魚兒在游動的時候標誌掉落而沒辦法真正找到他的正確位置,而在做這件事之前最重要的是還得克服坐船的搖晃感,平衡感在坐船的時候顯得格外的重要,沒有這麼重要的基本功,標魚技巧再好也沒有用。
看到老師上次播放標誌旗魚過程的影片,其實覺得有點不捨,那尖銳的鉤子硬生生的插到他們的身體,而那些流出來的鮮血更是看令人心疼,雖然這個方式有點殘忍且讓人難過,但我們做的這些是為了可以能更了解他們的生活圈與生活環境,進而檢討我們人類把大自然破壞成甚麼程度,而我們該怎麼避免破壞他們的生活圈與和大自然的他們和平共處在這美麗的地球上,有了這些魚標,我們就能輕鬆且準確的掌握他們動向,也許難過,但是有收穫的。
我支持這項活動,感謝為這項工作的人,真的很令人感動。



10309103 音樂一林筠珮

Unknown 提到...

音一樂 張榕恩 10209112
我看完這幾張照片.我覺得在海上工作.生活很辛苦.要吹海風和被浪打.潮濕又不安全.但是這些照片上的人都不嫌棄.認真的工作.看起來都是喜歡自己的工作.但這種工作對我來說很辛苦.又危險.有暈時又會船.等…但這工作也是有好的.可以觀察好多海洋動物.等..生態情形和他們生活的環境.
這些人我們稱為討海人.他們要觀察氣候.每天都要早起.凌晨時出海.有時補的到魚.有時捕不到就空手回.他們就期盼明天.日子一天一天的過.這是一件沒有固定收入的行業.有時要靠運氣也要有實力.但這些人都為了家庭為了生活.而打拼.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辛苦.討海這行也瀕臨走向失業.但我不希望這些和自然界一起共活的行業消失.現在已經有海洋學家會和討海人一起出海研究了.海洋學家會載漁船上用一些追蹤器觀察海中生物.照片上有照出來他們是如何抓魚研究的.裝上研究器就放魚回海裡.
照片上拍了討海人和海洋學家一起工作的畫面.我們應該要把自己的專業做好.學習各行業面對他們的專業的態度.每個行業都要尊敬面對.不可分貴賤.因為有他們.我們才有魚吃.才知道海洋動物的生活環境.我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海洋.讓生物圈正常運作.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看完這些照片.我覺得我們真幸福.不像他們那麼辛苦.有時有收穫有時沒收穫.我們要感謝討海人和海洋學家為社會的貢獻.因為他們時常處於危險中.而他們為了他們的家庭付出.只是為了生活.我們更應該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一起守護大自然.

匿名 提到...

文休一 10219119 蒲建璋
很幸運的能夠選上這門課,從這門課讓我看見老師以及一群充滿熱血為生態研究的研究人員,為地球的海洋生態永續經營的努力,令人無限感動,才發現原來有一群默默在為海洋生態經營的耕耘者在為社會盡力。從課堂上我還學習到對於海洋生態研究的更進一步的了解,首次看到標誌放流的方法,雖然曾在電視節目中看過對於魚類追蹤研究的相關紀錄片,但從未對於研究前的標誌過程有所認識,所以這放置過程令我感到新奇,發現原來標誌放流的過程仍需要許多技巧,還了解各種標誌儀器的不同對於不同大小的魚類。原來海洋追蹤研究的研究儀器是如此科技化,擁有如此大的學問在。從標誌魚類的過程中雖然感到血腥殘忍,但是從長遠看來如此得行為也是要為海洋生態永續經營而研究努力的啊!但相信科技有朝一日能夠秉持著人道的精神,研究出更具專業效能,又能減低生物受傷害的研究儀器。
從老師部落格中分享的標誌放流文章,我體認到老師對於海洋研究的熱情,能夠在這社會的一角中利用專業的知識技術,對少為世人關心的海洋生態研究盡心盡力的付出,真是令人敬佩。由於這樣令人敬佩的精神,以及個人對於海洋生物的好奇,使我對這一門課產生更大的興趣。希望能夠在課程中認識到更多更特別的海洋生態知識,也希望未來能夠有機會能去體驗標誌放流的過程,以實際的接觸來更深入親近海洋,實踐對於海洋領域的想像。

匿名 提到...

看完這些照片,我真心認為漁業是一種辛苦的行業,但這些人也都是為了生活為了家庭,他們每天都要早起、觀察氣候, 漁業這種行業每天都是要看天吃飯,也要看當天捕魚的運氣,他們是沒有固定收入的行業,但這工作也是有好的地方,他們可以觀察很多的海洋生物,生態情形和他們生活的環境,
現在討海的人越來越少,討海這行也瀕臨失業,看了這影片才了解海洋學家會和漁民一起出海研究.,海洋學家會載漁船上用一些追蹤器觀察海中生物,才得知他們是如何抓魚研究,裝上研究器完就放魚回海裡,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應該也要把自己的專業做好,學習各行各業面對他們的專業態度,而每個行業都要尊敬,行業是不分貴賤,因為他們,才知道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現在面臨全球暖化,海底生物也有所變化,
我們更是要保護大自然,保護海洋,讓這個大自然正常運轉,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看完這些照片和影片,我們真很幸福,不像他們那麼辛苦,要靠天吃飯,我們要感謝漁民和海洋學家為社會的貢獻,因為他們時常處於危險中,而他們為了他們的家庭付出,只是為了他們的生活,我們更應該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一起守護大自然。
音樂一 徐芝璇 10209111

匿名 提到...

本身對於海洋和魚類沒有特別的研究和注意,一開始聽到要在魚身上做標示,然後用來追蹤和紀錄,心裡想說海洋這麼無限大,魚那麼的多隻,就算在他背上做上記號,把它放回海裡後,下一次要再找到它,根本就是大海裡撈針,要怎麼追蹤和紀錄,了解之後猜知道我小看了現在的發達科技和人類的頭腦了。
上次看完戰浪這部紀錄片後,覺得那些鏢手真的很厲害,站在搖搖晃晃的船頭,眼睛盯著海面看,依但發現目標,靠近後,要舉起非常重的三叉標竿然後又要刺的準,真的很敬佩他們,從影片裡也看到了因為鏢手這種工作需要體力、耐心,是相當吃苦的工作,所以許多現代年輕人都不願意傳承這文化,造成這傳統的文化面臨後繼無人這很大的危機。
看到這些在海上工作的人,真的覺得他們很辛苦,天還未亮就得起床出海,在大風大浪中工作,前幾個禮拜的假日,有一堂課我們去綠島上課,結果剛好遇到菲律賓那有個颱風,大風大浪的讓船上充滿了許多嘔吐聲,真的很敬佩那些能夠在大海之中的工作者,祝福他們能夠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也謝謝他們默默辛苦的工作。
體育一 10205137

匿名 提到...


音樂一 黃詩茜 10209105

我覺得要靠捕魚生活真的很辛苦.每天要受海風和海浪的攻擊.既潮濕又不安全.但是這些人一點都不會嫌棄這樣的辛苦.但這份工作也是有好處的.可以觀察到許多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等..生態情形和他們生活的環境.

這些人我們稱為討海人.他們要時常注意氣候的變化.每天早起.凌晨出海.有時補的到魚.有時捕不到魚就只能空手而回.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這是一件沒有固定收入的行業.有時要靠運氣也要有實力.但這些人都是為了家庭為了生活而打拼.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辛苦.現在已經有海洋學家會和討海人一起出海研究了.海洋學家會載漁船上用一些追蹤器觀察海中生物.照片上有照出來他們是如何抓魚研究的.裝上研究器就放魚回海裡.

照片上還拍了許多討海人和海洋學家一起工作的畫面.我們應該要把自己的專業發揮.要學習各行業面對他們的專業的態度.對每個行業都要尊敬的面對.行業是不可分貴賤的.因為有他們我們才有這麼多好吃的新鮮漁獲. 因為有他們我們才知道海洋動物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要保護好大自然. 保護好保護海洋.讓生物圈正常的運作.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從開學到現在.每看了一部影片還有每一張照片.都可以知道討海人的辛苦.所以我會很努力地吃魚.因為有這些魚夫也因為有這些魚.我才可以變得如此聰明.接下來.每一條魚.我都不會放過.會很珍惜他們.

Unknown 提到...

連續幾天的標識放流過程在天氣和洋流的影響下感覺起來不是很順利,15支的電子標識裝置要全部安裝在鬼頭刀的身上,光是鬼頭刀的捕獲數量就已經讓整個過程很艱辛了,在漁獲量少下植入裝置,讓壓力不知不覺的加重在古川身上,其中有一次因為沒有做好正確程序造成手上的魚無法被使用,我覺得好可惜,還有一次因為沒抓好魚而讓牠溜掉,然後又把牠撈回來,有點好笑…
從來沒接觸過這領域,因為修了海概這堂課,半知不解的看了這段標識放流的影片,才知道原來把他們先補上來然後一一植入裝置,而且裝置還不是那種小小的容易弄上去的小晶片,而是要先把魚肚劃一小刀,放入長長細細的不像裝置的小管子,看到下面布中為了要讓他們保持活著而放的一些水慢慢滲出紅紅的,我驚訝的發現那是些微的魚的血水,才又突然地想到,牠們還活著怎麼可以接受這樣被剖開?
而後古川熟練的把魚用線縫合真的令人佩服,為了讓牠們在同時植入裝置下平安活著,這些步驟都要快速進行,完成,就像人在動手術一樣,拖得越久越危險,也可能失去研究的價值;快速完成後,老師很快的將魚放回海中,我跟影片裡幫忙的人一樣,盯著被放回海裡的鬼頭刀看,確定牠還活躍的往下游.才又鬆了一口氣,最後的 一隻魚.古川也是待在船邊看牠慢慢的遊走,才又露出笑容,我覺得這鏡頭是我最喜歡的畫面,海洋學家辛苦地觀察這些海裡的生物,花時間補牠們起來幫他們植入裝置,擔心牠們回海裡的生命跡象,而後回去還是要觀察,我覺得這要很熱愛這些海洋生態的人才有辦法這樣去做,看了讓人感動!!
華語一 10214140

匿名 提到...

9913136 英美四 李亭儀

看著與海浪搏鬥的討海人們,其實心裡覺得十分敬佩,因為一旦出海捕魚就是離開家鄉好幾個禮拜好幾個月甚至是好幾年,坐在搖搖晃晃的船上還要站穩腳步拿起標槍和魚來場大戰,要征服大魚後下一餐或者是下個月的生活費才會有著落,當我看著「戰浪」以及這篇心得,才更加深刻地體會捕魚人的辛苦,對於魚群越來越少,皮帶就必須越勒越緊,他們的無奈與擔憂,是沒有經歷過這些的人所無法體會的,捕魚人對於海的那種特殊且深厚的感情。在海上所要忍受的還有陽光的曝曬,看著他們的皮膚曬得又黑又亮,想必皮膚上的表皮一定是脫了又好好了又脫,他們不止要懂得抓魚,還要懂得如何在海上生活,還要如何面對海上各種可能會發生的突發狀況,可能會被魚不小打傷或者不小心被器具弄傷之類的。像我自己本身就是個會暈車又會暈船的人,要如同捕魚人一樣這實在是不可能,但是當他們自己知道捕魚業這一行有一天也會慢慢沒落時,心中突然覺得有點可惜,再過個幾十年,我們只能看著一艘艘走入歷史的漁船,而不是捕魚人瀟灑英勇的捕魚的背影,所以現在的每一張照片和紀錄片都會變得很珍貴,因為這是屬於我們這塊土地曾經的一個回憶,一個很真實又很精彩的人類與大魚的奮鬥以及人類與大海相處的過程。

Unknown 提到...

看完這篇文章,"標識放流"是我在大學選了海洋概論後才聽過的,雖然以前看過研究的學者在魚身上放東西,但是,都不知道是什麼,之後上課聽完老師講解才大概知道是甚麼,很開心經過修這門課才接觸這些相關的知識,讓我多了解,原來海洋有那麼多學問。
看著網誌裡面的照片,原本就喜歡看海的我,對海洋和魚,更有興趣,照片裡面的每一個海洋工作者,臉上的神情是那麼專注、認真,加上背景一望無際的海洋,看起來是那麼耀眼,從照片裡面我學到一種態度,一種對海的熱情,一種對魚的熱愛,一種對於自己的工作熱忱盡責的態度。
在課堂上看到老師播給大家看標識放流的影片,雖然知道,這麼做是為了魚好,但是,看到尖尖的管子往魚身上刺入,難免覺得心疼,畢竟畫面有點血腥,看了會覺得有點殘忍。標魚的當下,做這行的學者一定也很不忍心,但,這是對於工作盡責,以及,對保護海洋和魚的責任。
對於“標識放流”,或許有人會認為殘忍,甚至不贊同,但是,相對的這對魚和學者來說,是一種永續發展。現在,“標識放流”對我來說,不再只是一般的工作,而是,一種保護魚、讓海洋相關研究學者更能了解魚的一個艱難任務,相對於出海人一樣,出海安全、平安與否,都是未知數,雖有安全措施,但也是用生命在工作、用生命奉獻海洋研究,值得令人敬佩。

10209115 音樂一 邱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