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定置網作業





三仙台定置網簡介:

台灣東部海岸受到黑潮主流通過的影響,旗魚、鮪魚、鰹魚、飛魚、鰆魚及鯊魚等表層洄游性魚種資源量豐富。由於黑潮的流幅因季節性而異,因此豐富的黑潮浮魚資源,經常群集在東岸離岸不遠處。日治時期,台灣沿海即設置了許多定置網,又以宜蘭、花蓮及台東等沿海最多,時至今日約有逾70組定置網漁場設置於台灣周邊海域。目前台東縣成功海域設置有二組定置漁網,分別分布在長濱鄉田組及成功鎮三仙台,皆是具有歷史性的漁場。

早期定置網設計形狀如畚箕的網具,固定於海中,在畚箕口設置內外垣網阻擋魚道,岸上基地人員目視魚網入魚時,隨即發號,兩艘船出海合力將網口拉起,而將魚群關入網中據以捕獲,亦稱為大敷網,由於早期捕捉的魚種以鰹類(煙仔魚)為主,故又稱為煙仔罾。定置網型態設計亦日益發展,開始敷設為落網類定置網,增加了登網和箱網之設計。

日後更增加了第二登網和箱網、袋網(俗稱:金庫),為現今所採用的定置網型態。每年在颱風季節過後,約中秋節前後,為一年漁期的開始,每天早晚起網2至3次,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漁獲組成。至進入夏季第一個侵台的颱風到來,則將網具撤離離漁場結束漁期。漁夫們也利用颱風的季節整修網具,等待颱風季節過去,又是新的一年開始。



拍攝地點:台東三仙台外海定置網
拍攝單位: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內文撰稿:江偉全
影片剪輯:陳淑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