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4 Harpooning saifish目標:標識立翅旗魚(Black Marlin)
出港時間:清晨四點三十分
預報風向:東南風 / 浪況:小浪轉中浪
搭乘漁船:龍漁發(永福船長)、漁滿(盛芳船長)
參與研究人員:江偉全、洪曉敏、Matthew、陳信志
特別參與:八斗子工作室-許焜山
攝影:江偉全、洪曉敏.錄影:Matthew、陳信志
我與信志搭乘「漁滿號」(左),海哥、馬修及許大哥搭乘「龍漁發」(右)
我們這台船好就好在…已經在煮早餐了
02.

這張照片使用內閃拍攝 (ISO 400.1/60.F5)
妙就妙在背景經過船身移動後所產生的殘留影像,讓背景假的像壁報紙一樣
船長及船員正在吃早餐,所以讓有開船經驗的信志暫代
03.
站在船架是我的表哥,第一次和表哥一同出海作業
如果嫂子和他的小孩知道表哥在海上的表現,一定會對自己的父親感到驕傲的
04.
今天一路海面都平平
無線廣播傳來漁民閒聊的話語
說著:「晚上流刺網掃過後,還捉什麼魚,哪來的魚?」(道地的綠島口音)
聽完噗嗤的笑一聲,但也感嘆大環境之下的無奈
05.

當日雖然看到數次的魚跡,但雨傘旗魚都非常難以靠近
船身一過去,魚就下潛不見蹤影,我想…
如果每隻旗魚都不浮上來,那鏢船怎辦?全改行去放緄(延繩)好了
06.

好幾次都晒傷,這次算是有所準備
不過墨鏡不夠黑,回家眼球還是佈滿血絲
加上連續兩天的出海,第三天眼球真的撐不住了
頭頂的太陽加上海面的折射,真的很晒人
公司的歪果人-馬修,第一天就被晒到晚餐傳簡訊跟我說:
Please don't wait
I had too much sun,dinner would be a big effort.
譯:別等俺了
譯:俺今天晒傷了,晚餐對我來說太「硬斗」
07.

魚不止很難靠近
注意上圖中上處有一根,由船長拋出的木製假餌,旗魚連甩都不甩
08.

上圖為友船龍漁發戰力狀況
左起為寶春叔、海哥、永福船長、許大哥、馬修、飛傑叔
今天還有一項特別測試
注意看馬修頭上有戴著安全帽 (我看全成功漁船也只有他戴安全帽出海)
重點在於安全帽上頭有裝設攝影機,透過MINI魚眼攝影機,可以得到更棒的視野角度
戴上去的樣子如下:
以下為使用該攝影器材所得到的畫面:
1 則留言:
一開始瀏覽文章時,第一印象是十分驚訝的,原來很多對討海人的認知都是錯誤的,因為沒機會看過漁夫們出海捕魚的樣子,如果不是有圖片以及影片,在想像中他們抓魚的樣子應該是像平常人們在休閒釣魚一樣,是很平靜然後很愜意,沒想過會是像網誌圖片那樣,搖搖晃晃的要很謹慎又驚險萬分像是一不小心就會被大海淹沒一樣,然後又要在凌晨時起床準備出海,又要做好可能會暈船也可能會曬傷得保護措施或準備;而在日常生活中,這些都是想像不到的,讓我了解到在每個職業得背後都有其不為人知艱辛的一部分,就像每粒米都得來不易一樣,我們應該珍惜所擁有的東西,以避免過多的浪費。在網誌裡看到漁夫把旗魚的魚劍砍下來,這一張圖片不知為何讓我想到高中時老師曾說過有些黑心的漁夫,為了賺錢而濫捕鯊魚,在砍下他們的魚翅之後,便把他們丟回海裡讓他們自生自滅;因此我認為人類不管在食衣住行等等方面都應該要適可而止得使用,如果一直無止盡的濫捕,那海洋中的生物一定很快就所剩無幾到頭來受害得依然會是人類,不浪費過多的資源才能讓地球存活得更久。
海概B 資工一乙 10011244 陳翔宇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