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鏢旗魚標識法讓「旗」跡顯現


.上圖為漁民鏢旗魚的作業畫面

  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首創利用鏢旗魚漁法,直接將上脫型衛星標識器(pop-up satellite archival tag, PSAT) 成功鏢置於立翅旗魚背部,迄PSAT脫離魚體為止,共計記錄157天立翅旗魚蹤跡,進一步掌握其洄游動態。試驗成果除可提供立翅旗魚生態資訊與行為特徵外,未來更可廣泛應用於其他大型洄游性魚類的標識放流研究。

  立翅旗魚俗稱「翹翅仔」或「旗魚仔」,因其胸鰭呈鐮刀狀,與體軸保持直角,無法向後折收於魚體而得名。每年10月,台灣東部開始出現立翅旗魚漁訊,11~12月大量群集洄游至東部海域,為旗魚類中漁獲量最多者。每尾旗魚體重動輒達數百公斤,可為漁民帶來豐厚的收益,可說是當地漁村的重要經濟來源。

  鏢旗魚漁法源自日據時期由日本千葉縣及和歌山縣來台的漁業移民,東部漁民迄今仍然承襲該作業技術,堪稱為當地特有的漁業文化特色。水試所多年來針對臺灣東部表層洄游性鮪旗魚類,積極進行標識放流試驗。以往試驗魚多半來自曳繩釣及定置網所捕獲之旗魚,但因漁撈捕捉過程不免對魚體造成傷害,所以經常發生試驗魚在標識後不久即告死亡的情形。本研究首次利用鏢旗魚漁法,直接將PSAT成功的鏢置於立翅旗魚背部,使傷害降至最低,為全世界首見,將傳統漁法與衛星科技結合的創舉。

你拍攝的 上脫型衛星標識器配置於標杆上。
.上圖為研究人員在旗魚鏢把上裝設衛星標識器

  該尾立翅旗魚係於2008年12月17日在台東成功海域標識成功;157天後,即2009年5月22日,衛星標識器於海南島東方約35公里處脫離魚體,開始傳送訊息。分析所記錄的244筆衛星資料顯示,該尾立翅旗魚野放後隨即往南洄游,曾經滯留於巴丹島、菲律賓西北、西沙群島東北等海域,洄游範圍相當遼闊。

  分析環境水文特性發現,立翅旗魚棲息水溫介於18與29 ℃之間,但近八成的時間棲息於23~28℃的水域;棲息深度則從0~136公尺,其中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時間停留於50公尺以淺水層。157天中,總共記錄21次連續性的下潛行為,每次下潛深度為40~136公尺。

  本項研究為西北太平洋第一次標識立翅旗魚,也是首創利用鏢旗魚漁法直接將PSAT成功鏢置於魚體上。試驗成果除將提供寶貴的立翅旗魚生態資訊外,並有助於早日解開該些大洋性洄游魚類的洄游和棲地之謎,進而作為魚種資源評估與管理的科學依據,善盡我國對旗魚類資源的維護與管理之責。




江偉全 博士
台東縣成功鎮五權路22號
電話:089-850090分機408
電子信箱:wcchiang@mail.tfrin.gov.tw

1 則留言:

9808109特教一陳芝羽 提到...

旗魚大家都應該知道吧?就是那種嘴巴很尖很尖,特化成一支長刺的大型魚類。台灣東部海域是旗魚的主要活動範圍,而這地區的漁民,因應當地的氣候與海流狀況,發展出一種十分特殊的捕捉旗魚方式──鏢旗魚。相信所有親眼見過這種漁法的人,都會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讚佩漁民的勇敢與魄力。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分每一秒,每個人都在為各個不同的事情在努 力,有的人凌晨就起床東奔西跑,有的人彎腰流汗只為了那一片田,……等。而有一種特別的人,喜歡追根究柢,整天追著他們有興趣的東西到處跑,花很多時間觀察研究那些東西,不吃不喝也在所不惜,因為那是他們的愛,他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阿!阿海老師就是這種令人敬佩的研究者之一,這學期選修了阿海的海概後,對於海洋,對於旗魚,進而到鏢旗魚等等的,雖然可能沒有很深入的了解,但是上了這麼多堂課看了不少的影片,也對其中略知一二,而文章中鏢旗魚漁法,這項創舉不僅可以讓研究人員更方便的研究也對旗魚的傷害降到最低,更是全世界首見,將傳統漁法與衛星科技結合的創舉,真是個一舉多得的發明阿!
  
但是鏢魚作業逐漸式微,一季下來,漁獲收入大多入不敷出,所以鏢魚討海人平均年齡偏高,後繼無人,這種鏢刺作業有可能在我們這一代消失。若能留下一樣傳統漁業文化,這樣的努力將是有意義的──賦予海裡寶藏應有的價值。我覺得我們要給予鏢魚討海人應有的掌聲,最重要的,他們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海洋文化資產。